画心·高人模绘画作品展
策展人
单增
学术主持
林涛
展览时间
2022年10月23日-11月15日
开幕式时间
2022年10月23日 15:00
展览地点
杭州东街 6 号美术馆
开馆时间
上午9:30-下午17:00
媒体支持
鹿隐云艺艺术课堂 | 最绘画公众号
雅昌网 | 棠云艺术谷
嘀溜音公众号 | 今日头条艺术网
前 言
两位女艺术家相约办展,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她们近些年潜心语言研究的成果,无疑是一种极有意义的展示。
她们均来自具有艺术背景的家庭,她们的先生都是颇具影响力的著名油画家,然而,两位艺术家都保持了各自创作的独立性,并没有笼罩在男性的光环之下,艺术只是他们交流的话题和媒介,寻找并建立自己的风格定位和语言逻辑才是她们的目标。正是这种可贵的独立性,保证了两位艺术家拥有了充分的绘画话语权。
但是,高人模和丁建芳作品的价值取向又是极为鲜明的,不同于不少女性主义者所彰显的性别立场,她们所执着的仍然是对于纯粹绘画性的坚守,这是两人共同的追求。因为“志同”,二人的对话才变得极为自然且具备“比较”的学术意义。
数年前,我在赛丽美术馆参加了“艺·家——王羽天、丁建芳、王艺卓联展”的开幕式,第一次从画家的角度认识了丁建芳老师。或许是对父女的作品非常熟悉,我对丁建芳的作品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艺术家笔下的风景有着一种难得的“涩”味,构图于平和中追求险峻,色彩在浓郁中强调黑白灰节奏的对比,很善于利用薄油和厚涂的笔触表现力。丁建芳是一位擅长从普通景致中发掘绘画性的敏锐艺术家,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果敢和拙朴,与生活中作为母亲、妻子所表现出的温和、细腻大相径庭。丁建芳有着很好的色彩修养,这种修养不仅得益于艺术家庭的长期熏陶,更与她本人的禀赋和敏感密切相关。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高人模老师的作品。此前,她总是以质朴而谦和的形象烘托着刘宣,以至于我竟完全不知道她本人也是一位画家。和丁建芳一样,高人模的创作题材主要是风景,她似乎对绿色情有独钟,对绿色色域的把握得心应手。参展的水彩表明,她对塞尚绘画的结构性语言颇有心得。高人模并没有将表现的重点放在对写实的关注,而是在意于从客观物象中剥离出抽象的语言痕迹并寻找内在的结构框架,色彩或浓重或浅淡,总是与自然保持某种适度的距离。无论是斑驳的水渍还是反复晕染的色块,都体现出她对表现主义语汇的强烈偏好。高人模谦和的外表下,始终涌动着一种被抑制的激情,而最重要的释放途径便是绘画,水彩因而成为最便捷的表达方式。
两位艺术家面对共同的母题——风景,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绘画意趣。无论是写实抑或写意、表现或者抽象,自然总是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可能。绘画,作为揭示“可能世界”最为自由的方式,我想,它也是二位向我们敞开自我的一种路径和理由。这一点,恰恰是绘画之所以让人沉醉而无法自拔的核心价值。
是为序。
封 治 国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2022年10月18日
ARTIST/高人模
杭州人,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2002年去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访问学者考察了欧洲多国的美术学院、美术馆及散落在欧洲各国古老教堂里的世界名画。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
《屋角》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18年
《东乡的田》纸本水彩
12.5cmx18cm 2021年
《云和树》纸本水彩
12.5cmx18cm 2021年
《深秋》纸本水彩
12.5cmx18cm 2021年
《海岛》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21年
《如画》纸本水彩
31cm×41cm 2022年
《蕾》纸本水彩
20cm×20cm 2021年
《在水一方》纸本水彩
20cm×20cm 2021年
《风》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21年
《夜》纸本水彩
27cm×19.5cm 2021年
《早安》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21年
《廊桥边》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21年
《晨露》纸本水彩
31cm×41cm 2022年
《棠云小景》纸本水彩
12.5cm×18cm 2022年
2017年11月我去安徽查济写生,机缘巧合玩起了水彩。朋友给我带来了小巧精致的水彩本和颜料盒,让我感觉新鲜和喜悦!从此和水彩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是心灵感应的浓缩释放吧!我在大学时主修油画专业,1982年毕业之后从教数十年,主要研究和主讲美术鉴赏、外国美术史、美术教育学等课程。2002年我有幸去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访学,期间考察走访了欧洲多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和教堂等,深深地被眼前的建筑、雕塑的精美绝伦倾倒。在大量观览世界名画原作中,我潜心领会安格尔人物画的典雅优美,科罗风景画的浪漫情愫,塞尚作品的强烈对峙,还有拉比派的魔幻色彩……不仅丰富了视野,也促使我更用心寻找东方血脉中的文化风情。这次展出的水彩作品,大致就是我探索的结晶。
我的水彩画幅很小。由于水彩本和工具材料都极精致,让我对方寸画面空间充满期待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经常会在速写本上反复做草稿,推敲好构图再落笔。比如《深秋》这幅,是我在查济一农家小院的屋顶上望下去,一棵巨大的金黄色的乌桕树背后衬着重迭的徽派建筑,它们交织在一起的结构线,呈现出某种动人的韵致——一种文雅的乡村旋律。这幅画也就12.5cmx18cm,但我在构图上反复用线切割、融合再切割,推敲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开始正式落笔。有些小画也是,甚至要经历好几天的反复进出,直到自己感觉到内心的某种情绪来了才能释然。
方寸之间的小小空间常常让我经历一场孕育、阵痛到释然的过程,进而收获欣喜和满足。这个过程很奇特,也很有成就感。我的画产量不高,但我很珍惜且很享受创作的过程。这些小画,有唯美的色彩和自带东方式的含蓄,正是我心心念念的追求。有朋友看到我的画说“像朦胧诗”,我想诗人的某些情绪也是通过孕育、挤压,然后释放出来的吧!
“艺术家的使命,并不在于叙述伟大的事件,乃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我很喜欢叔本华这句话,也道出了我对绘画艺术的感悟和理解。
高人模
2022年10月于杭州
课程推荐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体验
《向大师学色彩》
课程主编
費 頭
职业画家
联系鹿隐客服
关注鹿隐书画云课堂
关注鹿隐周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