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隐周刊
第 30 期
Luyin Weekly Phase 30
王建彬
绘画作品欣赏
WANGJIANBIN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Artist/ 王建彬
1964 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
现工作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向毕沙罗致敬
2016年我因为身体原因做了一个大手术,药物对我身体有很大影响,经常有头痛、感冒的感觉,身体 反应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绘画的过程中也的确遇到了瓶颈,我就选择了向大师学习,进行一段时间的临摹,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2017年初开始动手画,先决定从西斯莱、毕沙罗、莫奈、米勒的作品进行临摹研习。我考虑到画水彩对纸的性能需有较强的掌控力,于是我采用国画纸的册页、墨汁和猪毛油画笔来临摹。这几种材料的搭配使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它对技巧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国画纸生宣、熟宣都有,而且纸与纸的质感却又不一样,必须随时调整水分含量的多少、墨的浓、淡、干湿,需要恰当的与宣纸结合。猪毛油画笔含水量少,笔毛硬,需要手感的变化。这三种材料的结合使用会对自己画画的表现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2017年至 2021年我一直持续的临摹,毕沙罗临摹了140多幅,西斯莱近100幅,莫奈近50幅,米勒20幅。通过临摹,我感觉收获极大:
1、对整体的理解及认识提高了。从一开始学画,老师就讲整体,“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我也是一直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去学。随着绘画时间上和数量上的变化,也有了自己的感受,从以前的对比联系到现在能够一眼看出整体。
2、对选景的认识提高了。在研习大师作品中学到他们打破常规的取景方式,什么主体物、远近中景的传统方法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被打破。自然景物皆入画,真正做到了从有法到无法的境界。使我感受到好的风景画是画出来的,以前到处找景,现在是见景即画。没有不好的风景,只有画的不好的风景画。
3、对色彩的认识提高了。大师们鲜活、生动、赋有情感的色彩,我可以感受到一点点。以前只觉得色彩好看,但不知道好看在哪里,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感受,但是现在已经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所谓的漂亮色彩上,我认识到如果只看到色彩,其实就肯定不是成功的作品。色彩只是大师用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对生命、对情感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目的。
4、对塑造和表现的认识提高了。看似随意、松散的造型及笔法,其实内涵着理性及长期严格训练的素 养,颇有水到渠成、挥洒自如的意趣,随性不造作。
5、对画面的处理及把控上的认识提高了。西斯莱、毕沙罗、莫奈的界定上一眼就看出是印象派,但又有不同。从色彩上,西斯莱介于毕沙罗与莫奈之间,既有鲜活的色彩,又有厚重的色彩。毕沙罗既有厚重的色彩,又有耐人寻味的灰色。莫奈色彩华丽,赋有音乐性的色彩和弦。从用笔上西斯莱擅用中长笔触,毕沙罗的笔触短而有力,像点一样,莫奈的笔触神幻自由、飘逸飞扬。大师的作品表现给我的感受,他们的眼睛一直是游走着的,局部是为了整个画面的艺术表现而带出来的,没有所谓的细节深入,而且轮廓线没有一处是实的,这样更好的表现出空气及灿烂的光感。
6、对大师们的艺术追求的态度及精神境界的认识提高了。让我深深的感到艺术即生命、生命即艺术,他们的笃定、执着、真诚充满了整个绘画过程及生命过程;深刻感受到色彩和光不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他们通过色彩和光的表现,呈现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及赞美。
以上几点是我学习临摹他们三位大师的小小体会,这些体会是我目前认知所决定的,我觉得只学习到他们绘画艺术的皮毛,还有很多未知的需要进一步的去研习,学习之路永无止境,我确实感受到了学而未知的状态。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这幅毕沙罗的作品,从2017年至2021年共临摹了三幅。我从他的画集中选取印刷的色彩图,采用了用眼睛把彩色的图转换成黑白的图进行临摹研习。这样更直接更单纯的学习他的取景、构图,如何观察大自然。
第一幅,还是对材料掌握的不够熟练,有顾此失彼的感觉。眼睛在观察细节上投入的精力过多,心态 上也有点急躁,所以呈现了整体层次的通性不够。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接着临摹了第二幅,从构图的准确性上,整体性上要稍好一些。
第三幅,过了几年,我又翻开以前的临摹作业,又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整体性差,对局部刻画的过 多,没把细节放到大的整体画面里。二是对材料的运用还没有熟练,心态上也不够安静,所以有了第三幅 的临摹作业。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这幅作业我也临摹了三幅,毕沙罗这幅雪景统一在一个暖暖的色调中,而且画面是没有过多的重色, 清新淡雅,犹如梦境,非常有诗意。第一幅还是没有统一在一个画面情境中,比如几棵树干就不和谐,各 自为政,破坏了原图中的整体氛围感,笔法也凌乱,墨色湿干、技术的缺失很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又进行了第二幅的临摹。相比较有些变化,后来又进行了第三幅的临摹,从构图上、整体上、画面的处理上,树形的姿态上有了一点点进步。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毕沙罗的这幅作品构图饱满、复杂而又极具节奏,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有宁静永恒的感觉。临摹这幅 作品需要耐心的解读,分析画面里的各个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黑白关系。我为什么用墨在生宣的国画纸上临摹呢?主要是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作画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直接用墨打稿,不打铅笔稿,在材料中就强迫自己动笔前要认真考虑周全才下笔,如果不认真,墨上到纸上就无法改变,就要为自己的随意买单。第二幅是另一个版本的画册,它和第一幅略有差别,对比中第二幅更加散淡、活跃。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两幅临摹的作业一对比就会有明显的感觉,第一幅整体感不强,笔法浮躁,黑白对比,生硬,层次性 也差。第二幅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以上的问题,又重新临摹了一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习临摹,还是有一点变化。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这幅毕沙罗的作品取景自然亲切,人与景物结合的自然贴切,赋有生活气息。虽然整个画面统一在灰调子的气氛中,但是能感觉到清新的空气在雨后弥漫在大自然中。树的优美姿态互相间的变化非常赋有人 的情感。第二幅临摹时,我更注意他们之间的严密的秩序感,相互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大师就是大师,把复杂的建筑画的井井有条,既严谨又生动,极富音乐感。而且毕沙罗的冬天的雪景画出了温暖的感觉,这种感受只有对大自然的极其热爱,才赋予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街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我临摹的第一幅在打稿上就感觉到了极其费力。看画和临画其是两个不同的感受,难度只有在画的时候才知道,看来我的构图及打稿能力极待加强和提高。整个画面临摹的手忙脚乱的,明显技术积累不够,节奏、层次都没有画出来,不死心又临了第二幅。这幅比第一幅在整个画面的控制上有点提高,但是内心还是不自信,知道自己还欠缺很多。第三幅是隔了几年又临摹了一张,从整体和心态上稍显成熟一点,但是一临才知道毕沙罗的画对于我来说难度太大,就构图这一点,三幅都不准确,以后有时间继续临摹。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2021
第一幅是 2017年夏天临摹的,从一开始临摹西斯莱的作品转换到临摹毕沙罗的作品上。这幅还处在了 解的初始阶段,构图不自信,笔法又紧又硬,画面非常生涩。
第二幅也是几年之后的临摹作业,对于毕沙罗这幅作品有了一点点新认识。高远的空间、大气的构图、 错落有致的景物变化、极赋理性的画面处理、有序的经营画面都成了必须解决和研习的目的。所以在这张 临摹中,我更注重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是我临摹这点作业的一点点体会。错了,大家与同道们就以我为鉴,别再进行下去。对了,大家和同道一起相互交流啦。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7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8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8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18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临毕沙罗》宣纸、墨、油画笔 2021
展览与收藏
获奖:
《阳光下》获 1998 年东北三省水彩画展铜奖;
《秋水静无声》获1999年东北三省水彩画展金奖;
《山村》获宁波全国小幅水彩画优秀奖;
《意大利小景》获福建全国小幅水彩画优秀奖;
《春之声之一》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
《春之声之二》获四川省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
《天高云淡》倡导绿色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风雪郎木寺》入选全国小幅水彩作品展;
《惊蛰》入选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即将消失的古道》入选第四界全国水彩粉画展;
《家乡》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小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北方五月》获 2014 年四川省美展优秀奖;
《北方风景》入选 2020 年第 12 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巴蜀人家》入选 2021 年第二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
《憩》入选 2022 年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
《四月》获“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奖,并刊登于《光明日报》2015 年 6 月 17 日 09 版。
作品分别发表在《美术》、《中国水彩》、《水彩艺术》、《荣宝斋》杂志。
个人作品展出:
2014年/南京王建彬水彩画展
2016年/致敬巴比松—王建彬水彩作品展
2016年/游心寓目王建彬当代水彩风景展
2018年/“美丽塞罕坝”全国名家油画作品展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遵义”油画作品展
2019 年/“敬畏自然--王建彬水彩作品展”于中国油画院举办
2020年/“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黔南”采风、写生、展览活动
收藏
2015年/水彩作品《四月》被四川美术馆收藏
2019年/水彩作品《茶厂新绿》、《阳光下的会址》被遵义美术馆收藏
2020年/水彩作品《云》被中国油画院收藏
2022年/水彩作品《憩》被武汉美术馆收藏
作品提供:王建彬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课程推荐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体验
《向大师学色彩》
课程主编:費頭
鹿隐云艺艺术课堂艺术总监
泠南机构首席顾问
关注鹿隐云艺书画课堂
联系鹿隐客服
关注鹿隐周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