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社区 【鹿隐周刊】第 65 期 | 王尔义·绘画作品欣赏

【鹿隐周刊】第 65 期 | 王尔义·绘画作品欣赏

2023-06-09 16:32 14491浏览


鹿隐周刊

第 65 期

Luyin Weekly Phase 65

王尔义

绘画作品欣赏

WANGERYI

Appreciation of Paintings



60-2.png


B01.png


1-个人照片3.png



Artist/ 王尔义


王尔义,字则了,甘肃甘南人。华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学院院长,三级教授,泰国布拉法大学博导。华侨大学(泉州)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澳大利亚RMIT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综合画种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评审专家,(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连环画艺委会主任、油画艺委会副主任。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澳门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和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福建省优秀社科成果奖评委,福建省一流专业评委,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奖评委。福建省连环画插画与绘本人才智库负责人。曾学习工作于西北师范大学。


06-作品欣赏.jpg


2-《保卫山丹》连环画-40×40cm.png


《保卫山丹》连环画

40cm×40cm



敦煌之梦-油画-170×140cm.png


《敦煌之梦》布面油画

170cm×140cm



海丝——古厝-油画-70×60cm.png


《海丝·古厝》布面油画

70cm×60cm



海丝——暖冬-油画-80×60cm.png


《海丝·暖冬》布面油画

80cm×60cm



黄土谣——大宅岁月-油画-100×75cm.png


《黄土谣·大宅岁月》布面油画

100cm×75cm



太行魂——晨曦--油画-80×60cm.png


《太行魂·晨曦》布面油画

80cm×60cm



太行魂——大槐树--油画-80×60cm.png


《太行魂·大槐树》布面油画

80cm×60cm



太行魂——小山村--油画-120×70cm.png


《太行魂·小山村》布面油画

120cm×70cm



太行魂——远方--油画-100×75cm.png


《太行魂·远方》布面油画

100cm×75cm



围城——春-油画-100×120cm.png


《围城·春》布面油画

100cm×120cm



西路岁月--油画-170-×140cm.png


《西路岁月》布面油画

170cm×140cm



西域——阿克苏-油画-150×100cm.png


《西域·阿克苏》布面油画

150cm×100cm



西域——白杨--油画-100×75cm.png


《西域·白杨》布面油画

100cm×75cm



西域——冰川--油画-100×75cm.png


《西域·冰川》布面油画

100cm×75cm



西域——林荫--油画-100×75cm.png


《西域·林荫》布面油画

100cm×75cm



西域——五彩丹霞1---油画-200×75cm.png


《西域·五彩丹霞1》布面油画

200cm×75cm



油画《青山红厝》80cm×60cm-2022年.png


《青山红厝》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2



油画《胜景》80cm×60cm-2021年.png


《胜景》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1



油画《西域——峻岭》75㎝×100㎝.jpg.png


《西域·峻岭》布面油画

75cm×100cm 2023



油画《西域——圣湖》75㎝×100㎝.png


《西域·圣湖》布面油画

75cm×100cm



心经-彩墨-33×33cm.png


《心经》彩墨

33cm×33cm



纸面彩墨《戴云寺》-41.5CM.png


《戴云寺》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高原湖》-41.5CM.png


《高原湖》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老树新芽》-41.5CM.png


《老树新芽》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山林间》-41.5CM.png


《山林间》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生生不息2》-41.5CM.png


《生生不息2》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生生不息4》-41.5CM.png


《生生不息4》纸面彩墨

41.5cm×41.5cm



纸面彩墨《源流》-41.5CM.png


《源流》纸面彩墨

41.5cm×41.5cm



专家评论


艺术是再现的,或者是观念的,每个艺术家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王尔义却是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再现来自他的经验,他成长的土地,成长的经历,他深深的眷恋与记忆。观念则是他的认识、思想和追求。他的画不在于表现风情,而是表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通过形式体现出来,却是融合在再现中。

他的画面虽然漂亮,表现的却是坚忍的生存环境,或者说,所有的风景和形象都打上他的经验的烙印。这种经验是两方面的,因为他来自那样的环境,他更能表达生命的力量,因此他的形式有几分野性和原始。另外,他要表达他的思考,也就是理论的经验,他不认为形式只在自身的美,而在精神的灌注和思想的要求。思想不是直接的表达,必须在形式中体现出来。因此他对现实作了形式的处理,同时也让形式承载了思想的负担。让形式作为思想的答卷,这是一个艺术的难题,关键还在于用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艺术的方式是一个综合体,它虽然区别于哲学、宗教和科学,却并非单纯以审美为目的,而是在把握世界的过程中达到审美的愉快。王尔义努力想做到这一点,用画笔来思考,在思考中实现审美。

显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既是实践也是实验,希望王尔义能够在艺术中实现他的思考。


——易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原《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世界美术》主编



最近王尔义办个展,有机会看了他的全部作品。

我不是理论家,凭经验看,首先是作品构成完整,色彩主观狂野,造型技术娴熟,完全没有了在学院课堂习作上流露着那种羞涩、含蓄和学院艺术特有的迂腐。

我想这也许与他出生在苍凉的西北甘肃有关。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如此境界,对艺术家精神塑造的结果就是作品流露的粗砺和强度。如果加之在北京几年人文环境的熏染,“粗砺”和“雅致”,共同构成他目前呈现给观众的作品,为画界平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徐唯辛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美国新泽西肯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三问王尔义


你是谁?

我是王尔义。

我的父亲是汉族,我的母亲有藏族血统,所以我可以称为是带有藏族血统的汉族人,也可以称为带有汉族血统的藏族人。

我四岁前生活于藏寨,会说藏汉两种语言。后来在甘南师范学校也学过四年藏文。但现在因为没有语境,不会说藏语了。

我是一名求学者。我先后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读完本科读研究生,曾在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进修,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西方绘画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学位。有人说我是中国第一位藏族美学油画方向的博士,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成为一名画家。

我是一名老师。我曾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带的研究生已经毕业了。现在在泉州华侨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


你从哪里来?

我从故乡来。我的故乡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这里是我的宿命之地。我想离开,可我感觉一辈子离不开它。既使我的身体离开了这里,我的灵魂也在这里游荡。我曾画下了《大漠孤烟》,《祁连传奇》,《高原秘境》。人们说那是我的故乡。我不是想记录,甚至也说不上是怀念,只是一种心理的存在,心底里无法割舍掉的存在。我不愿意为故乡插一个标签,但生在此地,一出手,那种对自然的敬畏,那种对生命的尊崇,那种天地合一的肃穆,就会从心里流淌。如果说我画的有一种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硬的轮廓,有激情的火焰,有孤独的苍凉,那是因为我的人就是这地域的一分子,所有形式的追求都不过是为了完成内心的情绪奔流。

我从西部来。相比于出生地,西部是个更大的存在。我在这里生活半生,自然与这里血肉相联。我画《洮河史话》,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故乡的前世今生。它是一种回溯,是行进中的回首和寻根。我画《陇上江南》,是为了抒发西部的美景美色。这又像是证明,荒凉大地自有它的美丽。我画《黄土民谣》,是为了记录黄土地生生不息的生命咏叹。生于西部,必然是激越的放歌和不羁的驰骋。我的艺术代表不了西部,但我的艺术必然承载西部的歌与哭。

……

你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生活的远方去。从小生活在西部偏远的小城,离开似乎就是我的命运。正如崔健的歌“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要从白走到黑。”多年来,迁徙民族“逐水而居“的习性影响了我。哪里有水,就栖居哪里。从甘南,到兰州,到北京,到泉州,包括到澳州求学,我从陆地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路漂泊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泉州。我不知道我的终极目标在哪里?我特别喜欢看《我是传奇》《穷途末路》这样的影片,似乎那种人烟罕至的孤独之地才能让脚步停下来。但其实我又喜欢和至情至性的朋友聚会喝酒。我是一个矛盾体,甚至生活的远方也是个矛盾体。

我要到艺术的远方去。就像高更的塔西提岛。从西到东,是我的人生轨迹,也是我的艺术之旅。《太行之风》,是我求学期间的游历和记录。风过太行,慷慨悲壮,那是我骨子里的气息。《海丝情缘》,是我面朝大海的心情澎湃,也是我观山看海的审美转换;《静悟花语》,则成为我感悟人生的静夜思绪,亦是我凡夫俗子的柔情和感伤。而《人事烟云》则让我感到了时间的匆匆和空间的移动,那是游子的纪念册。多年来,我像一个艺术流浪者,为了梦想,一路远行。但奔波的结果并没有让我安下心来,反而生出两手空空的感慨。我知道,艺术的远方只会在我的脚下,也可能在我心里。我的艺术最终会做出解答。

匆匆,就这样吧。

——冯国伟

著名网络艺评人

倡导并力行写生式艺评

2018-6-4于南昌心赏地


后记:

这是一次错位的问答。我代替画中的王尔义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人生终极诘问,做了一个假想式的回答。相比于我的臆想,王尔义的人生步履和艺术实践早已有了答案。我的目的只是抛砖引玉。抛砖已经结束,引玉由你完成。


作品提供:王尔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常用02.png

课程推荐


表现主义-05.png


点击图片进入课程体验


回顾经典·系列课程

《表现主义绘画》

课程主讲:刘宣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画家


关注鹿隐云艺书画课堂.png

关注鹿隐云艺书画课堂


08-客服.jpg

联系鹿隐客服


关注周刊02.jpg

关注鹿隐周刊


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意见反馈 APP下载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