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社区 眼见与心爱——崔小冬纸上作品展!

眼见与心爱——崔小冬纸上作品展!

2022-07-09 11:41 1935浏览


CUI XIAO DONG 



这次展出的纸上作品,最早一件作于1970年,崔小冬时年六岁,落笔果断自信。可能崔小冬对于绘画的全部认真他的童年就开始了。当时或许便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个画家。这是一种早熟,含着对绘画天生的热爱,也令人感慨。







从这张画开始,纸上作品贯穿崔小冬绘画的各个时期。使用媒介有水彩、色粉、铅笔和木炭,内容涉及风景、人物、动物和静物。是他过往的旅行和生活时光里的记录,数量纷繁。这是一个画家的勤奋,身体力行、一路画来。崔小冬的纸本有与油画不一致的主题,这更像一个关于自己的连续故事,一种个人记录眼见心爱的日记,更加亲近、自在。画家本人的性情跃然眼前。我想,一切不懈的劳作都源于:热爱。这让人想起崔小冬多年前对自己绘画的感言:爱,从己出。





按画家一贯的态度,实践即学术,画是不应该有过多讲解的。去除溢美和加持的言语修饰,读这些纸本,我们感觉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纸本在崔小冬庞大的绘画数量中并不占多;熟悉则是因为纸面上仍然保持崔小冬强烈的个人绘画气质:





高辨识度的手感;自如的控制力;敏感、相互关联着的绘画性用笔;凝炼归纳的优美形态;落寞神情的人物和优雅的结构;开合巨大的节奏、明暗和虚实;以极少的颜色营造悦目的、丰富细微的调性;保持与伟大传统明显羁绊的美学品味;以及一贯显露的对绘画的勃勃雄心……




所有这些也正构成了崔小冬整体的绘画品质。上有种明显的情绪,一些动人,只要在画稍作停留,它就留在记忆中难以忘怀。崔小冬描绘眼见心爱,直陈自己动情的理由,将心中所向、心之所系者、那个你所爱的,落于纸上笔间让观众感同身受。这是绘画的能力。需要画家保持对绘画持续的热情和好奇,保持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敏感。


崔小冬确信好画的品质是同美术史紧密相联的。他不掩饰自己是学院里的画家,认定学院的态度,而传统是学院的第一特质。他不相信无中生有,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只是爱从己出。



读崔小冬的纸上作品,我们会意于其中的色彩与形态,慢慢明白阳光下的日子从未过去,只是部分地消退,却时隐时现。崔小冬画中捕捉到的那些事物的美好,让人不由会回想自己的某些生活历史,那些幸福的时刻、那些阳光下的旅行,因为那些,实质也都是被沐浴在对另一些岁月、另一些旅行的感受之中的。





这些曾经的体验在读画的此刻变得鲜活起来,这就是美好的重归,不只是似曾相识之事的再现,而是那些时刻中永恒事物的重归。这种美好正是普鲁斯特想要捕捉的——那不只是回忆永远逝去的心爱事物,而是真正的(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




我挪用了曾经读过的修辞来表达不易说清的感觉。看画应该不用多言,因为我们能感受到:画,确如画家所述,实是——爱,从己出。


邬大勇

2022.5.12




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意见反馈 APP下载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