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社区 【鹿隐书屋】省陆研会会员风采——林爱国

【鹿隐书屋】省陆研会会员风采——林爱国

2022-08-30 19:06 3963浏览

www.lymlart.com


林爱国


林 爱 国 简 历

林爱国,字御之,1979年10月14日生于安徽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张捷教授。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



绘画的“神”与“意”

文/林爱国


清人笪重光曾说:披图画而寻其为丘壑则钝,见丘壑而忘其为图画则神。故绘画之道,品格为上。

自东晋顾恺之最早提出“传神论”以来,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神”与“意”被逐渐确立为中国绘画美学审美标准,后来“意境”的绘画美学价值受到重视,宋以后“写意”的美学观占据了中国绘画美学观念的主流,成为中国画最显著的美学特征之一。“意象”美学的艺术观,更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独立而完整的美学体系。

历史上,无数大家以毕生的精力,在千年的漫长时光中,体察万物品类之盛,俯仰天地大道之深,穷极宇宙造化于笔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使今人披图展卷,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清雅隽永、郁郁芊芊的书卷之气,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笔墨有尽、化外之意无穷的韵味。而这种绘画品格的确立,却非学问文章无所以致。

总而论之,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笔墨本体语言的不可或缺与意境的营造,以及作品的审美标准,都与“意”密不可分,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可见,“写意”所蕴涵的诸多深刻而广博的文学性,则是中国画另一重要特征。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艺术多元的时代。




作 品 欣 赏


乡关何处    20x58cm    2021年



松风入怀    20x58cm   2021年



 游云一叶    20x58cm   2021年



 千山入梦    20x58cm   2021年 



江涛万古   20x58cm   2021年



空山幽对    20x58cm   2021年



山水清音    20x58cm   2021年



峡江烟雨    20x58cm    2021年



云山千寻    20x58cm   2021年



流水听泉    20x58cm    2021年



月明千山    20x58cm    2021年



澄怀味道    20x58cm    2021年



白云远岫    20x46cm   2020年



孤帆远影    20x46cm    2020年



千山月明    20x46cm    2020年



秋意千寻     20x46cm    2020年



玉屏青山    20x46cm    2020年



烟波江上     20x46cm    2020年



云烟过眼     20x46cm   2020年



松风万里    20x46cm    2020年



编辑:王杭庆

终审:孙    永

整理:鹿隐弥林


www.lymlart.com

79ced31793e7e5b8fabaabdfde00062.jpg


相关文章推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意见反馈 APP下载
官方微信